“开始认证,请注视镜头,人脸认证成功。”近日,在临港区山东德善食品有限公司仓库内,叉车作业人员登上叉车、系好安全带,随后看向右上方的智慧叉车管理一体机,采集信息后正常开始作业。
人脸识别、北斗导航定位、电子“围栏”、即时风险预警……这个小小的仪器是临港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建设的特种设备(叉车)数智监管服务平台的前端物联网设备,上面布满了传感器,通过物联网技术,平台可实现叉车、传感器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传输。这是全省首家特种设备(叉车)数智监管服务平台,既可以保证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,又可以对叉车运行进行全天候检查,杜绝叉车“带病上岗”,切实降低叉车使用过程中的风险,消除叉车安全监管工作盲区,有效预防和遏制叉车事故的发生。
近年来,随着工业制造、物流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,临港区叉车数量以每年20%左右的速度递增,监管难度越来越大。“通过对作业人员、作业区域、作业行为的实时监测、违规预警,实现叉车作业的全过程控制,预警信息可以同时上传到企业和我们的平台系统,提高监管效率。”临港区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科副科长梁晓燕说。目前德善食品共有8台叉车,已经全部安装完成,顺利投入使用。“之前每天上车前都会进行一遍详细的检查,现在实现了人工和仪器的‘双保险’,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,也能随时监督叉车的工作状态。”德善食品仓储经理赵扬说。同时,该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叉车的作业路径和速度、行驶时间,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,即可通过路径回放功能排查成因,便于追踪定责。特种设备(叉车)数智监管服务平台将免费对临港区内企业开放,可以极大节省企业的安全运营成本。“我们公司之前计划采购安全管理系统,每台车辆的软、硬件装备费用大概在6000多元,共计30余万元,政府建设的这个平台真是一场‘及时雨’。”三角华茂安全生产相关负责人说。
展开剩余32%当前,临港区共有叉车624台,目前已经安装超过50%。眼下,特种设备(叉车)数智监管服务平台正在积极引进金融、保险、供应链等产业,“等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好后,我们会组织开展平台使用和管理的培训会,到时候一定要到会,也对我们接下来的平台建设提提意见。”在对设备安装企业回访时,监管人员都会邀请安全生产负责人参会。平台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截至目前,特种设备(叉车)数智监管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服务受数据库限制只能依靠照片比对,后续将继续加强平台开发和数据库升级。“我们会逐步完善平台建设,逐步开发更多功能,在后续上线专属App,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全程监控。”监管人员说。
接下来,临港区市场监管局会将叉车的先进经验不断复制到锅炉、压力容器、压力管道、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领域,加快打造以全产业数据采集—监控—分析—应用为核心的综合监管服务体系,全面拓展特种设备生产研发、使用管理、安全追溯、信用金融、特色保险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。(来源:威海市场监管)
发布于:山东省